很多会计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增值税抵扣,所以,进货就可以不用取得发票。真的可以这样吗?
就在近期,有一小规模纳税人收到了税务局的风险提醒:小规模纳税人有销无进,未提供任何进项发票!请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处理!
注意了!小规模有销无进 风险巨大 小规模只有销项无进项有很大的涉税风险,一不小心很可能成为税局重点稽查对象。 一、涉嫌虚开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免征增值税,所以,很多人为了钻这个空子,注册多个小规模,没有业务,就光开票用。因此小规模只有销项无进项一直是税局稽查重点。 对于真实经营的小规模来说,一定要及时索要发票,否则,可能存在涉嫌虚开发票,被税局盯上。 二、不能税前扣除的风险 虽说小规模纳税人,不涉及增值税抵扣问题,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文规定,公司没有取得进项发票,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是不能税前扣除的。这对公司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运营成本。 三、可能面临罚款 公司经营活动中如果不依法取得发票,按发票管理办法可能会有面临罚款的风险。 四、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进货没有取得发票或合规凭证,后期货物出现质量问题,能不能得到保障,对企业来说也是一大风险。 除此之外,小规模纳税人还有哪些涉税风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扫码回复【021】即可领取 警惕!小规模、个体户 七大涉税风险点,赶紧自查! 1、存在大量作废发票或作废发票异常 公司存在大量的作废发票或开票金额快达到免征额临界点时,出现作废发票现象,这些都会被税局秋后算账! 你还别不信,已有公司因发票作废异常出现风险提示,被税局要求自查并反馈结果。 2、超标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 有很多会计认为,小规模的标准是年500万元以下,只要1-12月累计开票额控制在500万以内就没问题,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政策中说的年销售额,指的是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销售额,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公历年度1-12月。 正是因为理解有误,每年都有很多小规模纳税人被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对于进项抵扣较少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税收负担。 3、一址多户开具发票 在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小规模纳税人来开具发票,同一IP地址对外开具发票等等。 4、短时间内开票异常 有一些刚成立的小规模纳税人,短时间内开具大量发票,且法人或负责人年龄偏大或户籍不在本地等等。 5、个体户不记账 税局明确: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要记账;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 千万别不当回事,已有个体户因没有建账被罚! 6、个体户没有业务,可以不报税 很多个体户,将零申报和不申报混淆。认为自己符合零申报的情形,就可以不报税。 注意了,零申报≠不申报,零申报也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向税务局进行报税! 且,征管法的第六十二条规定: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7、个体户免税,不用交税就不用报税 这里的免税是指个体户月销售额15万元或季度45万以下可免征增值税。 很多人认为,没超过免征额不用交税就不用报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个体户销售额无论有没有超过月15万或季45万元的,都应当记账报税,只有申报了才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 收藏!小规模、小微、小规模纳税人的判别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中第六条,本公告所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 其中,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增值税销售额(年)=上一会计年度企业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本公告所称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 说明: 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中涉及的小微企业指的是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银发〔2015〕309号文件定义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大型企业,是指除上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 例子:A公司从事建材批发, 2021年营业收入为200万元,请问A公司属于什么类型的企业? 答:根据各行业划型标准,批发业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因为A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00万元,小于1000万元,符合微型企业的标准。所以A公司属于微型企业,也属于小微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 政策依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政策依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财税〔2018〕33号) 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综上,“小微企业”税法上没有特别的定义;“小型微利企业”是从企业所得税角度来说的,区分的目的主要用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与之对应的就是非小型微利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是从增值税角度来说的,与之对应的就是一般纳税人,因为二者的征收方式不同,税收优惠也不一样。
订单提交后,10分钟内,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和您联系!
联系人:罗经理
热线:15707951369
QQ:504732751
地址:江西省高安市锦惠中路274号3楼